大学必修课有哪些_大学必修课有哪些科目
2024-11-01 05:30:52 人气:119
据北京市教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今年9月,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将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全覆盖。新学期,北京市属公办高校近5万名大一新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的系统学习。除北京外,全国各地也有多所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人工智能与教育资源的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北京市教委明确,要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支持高校以辅修专业、微专业、双学位等形式鼓励学生开展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学习,培养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9月起,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将率先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4个模块组成。第一、二模块课程由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团队制作,建设数字课程平台供市属高校分类选用;第三模块由清华、北大等在京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分专题制作“人工智能+”交叉应用专题课程;第四模块由各市属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具体实际,“一校一品”组织构建实践实训课程。课程慕课部分精心设计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艺体版3个通用版本,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组装”课程,自主选用。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均选择了艺体版通用课程,设计为1学分,16学时;北京建筑大学结合学校专业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把校内相关课程中关于数制转换、逻辑思维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使用AI作曲,并对AI作曲和人类作曲家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讲解,对音乐版权等衍生问题开展教育;北京联合大学联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不同专业学生联系了4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与自身专业紧密相关的AI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首门AI通识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也已面向2024级新生正式开课。作为综合类院校,北京工业大学专业涵盖范围广阔,《人工智能导论》开设了理工类、管文类、艺术类等三类课程。课程内容注重“理工贯通、文理兼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侧重新一代人工智能工程化体系认知的建立,贯通计算思维、数据思维、迭代思维、开源思维等。
包含学校大量“人工智能+X”典型应用案例,如“AI+智能建造”“AI+图像识别”等。
遵循“四个一”原则,完成一次课堂实验、参加一次现场实践活动、完成一项课程设计、参加一次学科竞赛。
都有哪些北京市属高校的新生,一起上人工智能通识课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4年6月20日),北京共有普通高校92所,其中公办本科62所,除教育部直属等部属大学外,主管部门为北京市的公办本科院校有22所。北京多所部属大学在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也有动作,如,从2024级学生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面向全体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必修课,在导论课之前,学校还开设了“人工智能算法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11门相关前置课;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分层次、分类别的人工智能通识课,面向大二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辅修专业,面向“法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工商管理-人工智能”等部分专业开设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北京邮电大学等校也将启动本科新生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其实,北京并非个例,今年7月,天津市召开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工作部署会,会上发布了由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的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将在今年秋季学期,率先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校生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宣布将人工智能加入通识必修课程。在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明确了今年将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首创!2024全体本科新生人人都学人工智能!低调“985”更多招生亮点公布)在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华南理工大学“三个加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文中,华南理工大学也提出将逐步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早在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就曾提到要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如今各高校不仅积极响应通知要求,对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已经扩大至全体本科新生,还有高校面向研究生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据媒体报道,“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的开设,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主要应用领域、前沿技术工具,为培养“人工智能+”横向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教授表示:“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不需要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而是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自身做研究的能力,让人工智能为教学和科研增加一对翅膀。”因此,“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将着力培养财经领域研究生的AI交叉融合素养及应用能力,而非偏向对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介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智能化时代,每个人都应掌握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学校会兼顾学生的背景和兴趣,以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人工智能专家。从各高校目前公开的课程设置也不难看出,人工智能的应用是众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除纷纷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外,更是扎堆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自2018年国内首批35所高校开设以来,已有超过500所高校获批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其中不乏二本、专科类院校。且各校人工智能专业都很受高考生们的欢迎,录取分数通常较高。有选择报考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坦言,其中难免有赶潮流的成分。对于当下“人工智能热”,你是怎么看的呢?微信编辑:求学 王艳琴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