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8:40:15 人气:112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81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王兜兜在法国,1992年出生,河南开封人,曾经在法国生活了6年。
16岁,我高考很不理想,本想在国内上2年大学再到国外留学。无奈,面对20万的学费我望而却步,只得迂回到法国公立大学免费就读。
在法国一我边打工一边读书,考取两个硕士学位后得到了一份年薪20万的工作,朋友劝我定居法国。然而,6年的国外生活我还是很不习惯,最终我还是决定遵从本心放弃一切,选择回国创业。当初我为了生存来到这里,现在我为了生活选择回国。
(这是现在的生活,过得非常惬意,心情非常愉快)
老家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用全国6%的耕地,养活了近一亿的人口。由于资源与人口不匹配,孩子从小竞争意识都很强,都想着鲤鱼跳龙门,为生活闯出一条路。
1992年,我出生在农村,家里还有个弟弟。那时候,农民收麦子需要弯着腰用镰刀一点点地割,时间一长腰酸得直不起来;收花生要坐在小凳子上一颗颗摔打下来,双手经常被叶子上的虫子蛰得生疼。
(这是留存的唯一一张全家福)
那时家里没有钱,在村子里也买不到玩具,我和伙伴们便成了一群追风的少年,经常爬到麦秸垛上打闹,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非常美好。
童年里没有金钱的概念,家人的爱也简单直白,但我感受到的爱却一点都不少。
我家院子虽然很大,可是屋子都用来当粮仓了,能住的就2间房。弟弟出生后,我只能跟爷爷奶奶一起睡,爷爷为了让我睡得松快一点,总是尽量贴着床沿。
每次关灯后,我都嚷着让爷爷讲故事,爷爷干了一天的活已经很累了,可还是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狼孩”的故事,直到把我哄睡着。
(爷爷从小就宠我,在我8岁那年,因为没钱治病去世了)
我那时候无忧无虑,被家人呵护着感觉很满足,从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上天没有一直眷顾我,在我8岁那年,厄运终究还是降临了。
爷爷心脏一直不好,去北京做搭桥手术需要花5万块钱,但是全家砸锅卖铁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爷爷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做手术,后来心脏病复发去世了。
这件事让我至今都无法释怀,第一次体会到生活会带走我们很多东西,穷人的选择真的不多。
(因为农忙,4岁的时候,我就跟妈妈在学校陪读了)
妈妈是小学老师,因为家里农活多没人照看我。4岁之后,我就开始搬着小凳子跟着上学了。那时候,我还经常尿裤子,但却不敢吱声,怕让人发现后笑话。
10岁的时候,我独自到县城上初中,开始了住校生活,除了假期再也没有回过家。正因如此,我对家的概念比较模糊,性格越来越独立,从不害怕出远门,在陌生的环境下,适应能力特别强。
我上学早,一直都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很多同学比我大三四岁。在学校里我也很不起眼,为了争取得到一点目光,我努力去感知别人的情绪。没有同龄人的陪伴,我表面看似活泼,其实内心是孤独的。
(我和弟弟一起干农活,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很快乐)
那时候,农村不懂得什么教育,学习成绩看作是将来有出息与否的衡量标准。每次回家爸爸都异常严厉,总是追着问我排名是否进了前十。
但在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即使付出再多,也很难成功。再加上我本身好动,喜欢钻研新鲜事物,不愿意一直死读书。16岁那年,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我认为复读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非常抵触。但年龄太小,又不知道将来该何去何从。
就在我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偶然间得知有个“2+2”大学项目(两年国内、两年澳大利亚)可以出国。虽然学费很贵,但四年后可以得到国内外双学历。
爸妈认为这是一个机会,非常支持我。在他们意识里,学习是改变农村人命运的唯一途径,而且能出国,将来肯定有出息,即便花再多的钱,也要供我上学。
(这是我上大学的照片,毕业拿到了大学文凭后,然后出国了)
两年时间过去了,接着就要面对20万的高额出国费用。这些钱对我这样的家庭太残忍了,再想到爷爷因为5万拒绝手术,我犹豫了。于是,我找遍了所有的出国留学机构,想给自己找一个体面的出路。
然而,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听说法国留学免费,暑假期间还可以摘葡萄赚取生活费,但需要大学毕业,否则过去还要重新读大一。
我又一次心动了,只要不给家里添负担,其他的都不在乎。我毫不犹豫地退出“2+2”项目。等到我大专毕业后,我毅然地迈上了法国求学之路。
2013年3月,我终于踏上了去往法国波尔多的飞机。为了这一天,我足足等了2年,签证了3次。
(这是我第一次怀揣梦想来到的地方―波尔多)
我根本想不起在机场与家人分别时的情景,只记得当时特别兴奋,脑子里全是对未来的畅想。我透过飞机玻璃,看着逐渐远去的家乡,心底始终有个声音在鼓励着自己: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学有所成。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坐飞机,而且一下就坐了20多个小时。飞机在法国落地后,我的求学之旅也彻底开启了。
来法国后才知道,公立大学其实是穷人的大学,没有排名,无需考试,只需递交申请材料。他们不能拒绝符合条件的学生,因为受教育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而私立大学有层层面试和笔试,每年有排名,老师均为经理、总裁或银行界高管,但学费昂贵。
按规定,在法国需要读一年的语言课才能申请大学。这期间,我只能到处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有了小时候的磨炼,我在法国期间并没觉得有多苦。
(我小时候文静可爱,谁曾想长大后会一人到国外闯荡)
我的第一份工作本来是在饭店端盘子的。老板见我我很喜欢与外国人交流,并且爱笑,觉得客户买单看着会开心,就把我安排去了收银台。
有一次,我请师傅上门安装网线,他告诉我,他其实是一位工程师,由于外国人签证困难降维做了技工。我这才知道,在法国的外国人内卷很严重,博士生端盘子、送外卖很常见。但他们自食其力,也没人会议论什么。
临走的时候,他说:我一定会变成工程师的。听到这句话,我一下被震撼到了。尽管生活充满糟粕,他依然没有放弃当初的理想,人生不就应该这样拼搏吗,这是我来法国上的第一堂课。
没几个月,有个跨国金融机构招聘柜员。我大学学的会计专业,打工又恰巧做收银,觉得非常适合我。跑去面试当天,由于太紧张,我迟到了。当时心想这次面试肯定黄了,还未出战心里就慌了。
(在感到心累的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到海边散心)
好在点钞环节,我数钱又快又准,让面试官刮目相看,有惊无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当初我们一起端盘子的人,至今大多还在干着同样的工作,但也有的人自己开了饭店。
其实,不少人来欧洲,都是借留学的幌子来打工的。我也缺钱,但在金钱和理想面前,却毅然选择了后者。
在法国,学生租房政府有补助。例如租金500欧元的房子,我只需要付约300欧元就可以了,哪怕是在巴黎,小一点的房子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这租金跟北上广相比是没有压力的,让我省出了很大一部分钱。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还攒了不少学费。公司领导看我表现好就写了推荐信,让我意外取得到法国精英学校考试的机会。
这所学校跟国内北京人大、上海交大是合作院校,是法国排名第三的名校。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并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那一届3个中国学生中的一员,也是后来唯一一个毕业的。
(精英大学在法国地位很高,很受重视和尊重)
一次次的艰辛努力,一次次的无奈选择,反而一步步地磨炼了我。
然而在国外名校就读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在法国上课没有课本,全靠自己记。每天课程特别多,经常早上有小组作业PPT要准备,下午就要去汇报演讲,包括英文的、法语的,每月还有月考。所以第一个学期,我从来没在晚上12点前睡觉过。
这里很看重工作经验,我上了大二以后,每个月有3周时间在公司、1周时间在学校。实习工资4000欧元,但也付不起每月的学费,所以我周末还得去饭店打工,直到后来毕业。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在我心里,这些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可一个人再坚强,在陌生的国度,如果没有朋友的陪伴,也终究抵不过遇到困难时的寂寞与无助。遇到闺蜜前,我都独自一人在国外承受生活的窘迫。
(这是我最好的闺蜜,她在政府工作,我们还经常联系)
在读研二时,班里多了一位金发法国女孩。也许是巧合,她第一天上课就坐在了我的旁边。没曾想以后,她会成为我的好朋友,陪我度过了在法国最难的那段时光。
我和她熟悉之后,知道了她的一些信息:她叫安娜,是从巴黎政治大学(总统们读的学校)转过来的,她的学习完全为了满足求知欲,每次都能拿到奖学金。
与她相反的是,她的妹妹天天逃课去学打高尔夫,立志将来当教练,而她妈妈从来都不管。所以说,东西方的教育理念还是有差别的。
因为我们性格相宜、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了最好的闺蜜。她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经常带我到不同的地方领略法国的风情,吃尽法国的美味。在她的陪伴下,我在外漂浮的心也慢慢地沉淀了下来。
毕业分开的时候,我们非常不舍,她甚至说,如果我想留在法国生活,她可以跟我结婚帮我拿到签证(在法国同性可以结婚)。
所以说,友情是可以跨越国界、种族的。我一直都很感激她。
(在校苦学三年后,我终于拿到了第一个硕士证书)
三年后,我顺利拿到了法国风险管理硕士学历。接着,我想感受一下正统的法国教育,毕竟按照我当时的条件,只需要1年就可以获取第二个学历。所以,我又选择了波尔多公立大学跨境项目管理硕士专业。
学习期间,我在法国到过很多地方实习。我在国际汇款机构做了4个月的汇款顾问,在巴黎实习了半年总经理助理,去美国联合国环境署下做了半年志愿者。
在法国生活的这几年,我的法语从B1到了C2水平,雅思裸考了6分,其中口语8分,不仅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还收获了一群朋友。
然而,我改变最大的是心态的转变。以前我把金钱和学历看得特别重,认为只有它们,才能让我过上好的生活。但现在,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的一辈子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引起我心态转变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对法国生活的体验。起初,我猛然间进入西方发达国家,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事事都感到新奇。但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我总是习惯性地对比国内外的不同,慢慢地改变了原有的认知。
(硕士毕业后,因为熟悉法国的环境,所以就在那里找了份工作)
都说法国人的特点是浪漫,其实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节奏真的很慢,生活状态也很随意。他们喝咖啡可以喝一个下午,在沙滩上晒太阳可以晒一天。他们从来不赶时间,也从来不加班。
法国最低工资标准约是9300人民币,每周工作35小时,每两个小时还有10分钟休息时间。如果要加班,前半个小时工资要涨25%以上,随加班时间的延长,还要继续提升,而且规定每周加班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孕妇如果不休假,公司还会被判刑。
当初我在邮政银行工作的时候,经理问我:“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工作很勤奋?”我说:“是的”。原以为他会给我安排很多工作,但没想到他却说:“你一定不要工作那么卖力,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千万不要下班后还在这里呆着,不然工会会找我们麻烦。”
(法国邮政银行,成立于2006年1月,是法国邮政的附属公司)
在西方,工会的权利非常大,员工很难被公司开除。为了保护员工岗位,工会甚至不同意银行购买先进设备及算法程序。
大家都说法国人很懒散,这都是因为他们的保障太好了,在这里工作是非常享受的。
法国薪资水平相差不大,跟职位没有太大关系,除了法定工资外,还有各种高额补贴。在法国,扫路工人的工资甚至比银行办公室的人都高,一名勤快的外卖员一个月可以挣到3000多欧元。
但即便他们的工资很高,却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攒钱,法国人挣钱是为了旅行。他们每年有四周的带薪年假,往往周四就开始准备周末的旅行,而去的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迪士尼乐园。这里没有人想着挣钱买车、买房、买奢侈品,基本都是月月光,反正社会医疗、子孙教育都有保障。
说到这个,法国的教育保障真的让人很羡慕。他们上学都是有补助的,比如学校离家远了、爸妈失业了......都可以申请补助。很多时候,我需要天天打工才能挣够学费,而他们只需写个申请就有了。
(这是我在法国工作时的职业照)
法国人毕业后,只要有工作都买得起房。这里可以0首付,每月的还贷金额基本和租房子的租金差不多,而且房产还是终身制的。有时候身边的同学突然有钱了,那就是继承了遗产和房产。
所以,在法国毕业后,不用再继续考试,你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压力。
那时候,我如果想家了,就会一个人到中餐馆吃一顿,听听中国人的口音,感受下家乡的美味。
但是如果去法国餐厅,那得需要提前订位置,而且只在营业时间开门。餐厅的菜又贵又少,上菜也特别慢,好在菜肴很精致,普通餐费一般在20―40欧元之间。他们一年四季喝凉水还要加冰,与国内区别很大。
(法国大学小组项目模拟,同学间的感情很真挚)
作为一名农村娃,我还特意去法国农村看了一下。法国农村公共设施与市里没有太大区别,有集体供暖、供电,地下排水设施也非常完善,比当时国内确实好一些。还有一点明显不同的是,中国农村喜欢热闹,而法国农村喜欢安静。
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感到好奇。在他们心里,我们相当于“外星人”,所以总会提出一些奇葩的问题,比如:中国人会说英文吗?会做法餐吗?中国有电吗?有网吗?
不过他们有时候也会问一些正常点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人的数学那么强?他们问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法国的数学两极分化,专业学数学的非常优秀,比如建埃菲尔铁塔的时候零误差,而普通人的数学则是出了名的差。
(我到美国,在联合国环境署下做了半年志愿者)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老外这样写道:我在中国生活得非常开心,虽然没挣到很多钱,但我特别满意,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到处都是地铁和饭店。中国人非常好客,环境也越来越美,我再也不想离开中国了。
看完这帖子后,我别提有多激动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的心声,更代表了祖国的发展已不同往日。
对我冲击最大的还是疫情爆发后的那次游行活动,刷新了我对法国的认知。
当时因反对退休政策,全国进行了大罢工。铁路、公路全部停运,图书馆、餐厅也都关门,广场上到处都是抗议人群、警察、警车。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他们集众十万八千人进行游行,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戴口罩。因为在他们观念里认为,只有生病了才会戴口罩。
(上班之后,跟同事们的合影,这时感觉有点沧桑了)
曾经就有一名中国人坐火车的时候戴了口罩,很多人竟然认为他已经染了病毒,要求他下火车。
这类不理智的事情在当时的法国轮番上演。有人认为,这就是大流感,没什么大碍;有人认为,这是个阴谋论,受益的是媒体;有人说这是上帝给我们的测验......各种各样的观点让人瞠目结舌。
我们感觉不可理喻,但他们却认为是对的。所以说,西方人的思维跟我们确实不一样。那时我才感觉到,我与他们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在法国生活的这些年,虽然也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但最难熬的还是对家人、对祖国的思念。我每天都会刷新闻,看看国内发生的事情。离祖国越远,心反而离祖国越近,这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情结。
(2019年我跟奶奶的合影,在外时间久了特别想家)
记得,《我和我的祖国》在法国上映当天,来看的中国人特别多。影片结束后,我哭了,感到祖国真的很不容易,那一刻特别想回祖国,心底埋下了回国发展的种子。
毕业后,以前实习过的邮政银行老板,让我去他那里上班。当时我还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就同意了。我在公司里主要负责数据分析,年薪20万人民币。
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里的工作效率特别低,有点快退休的感觉,工作固定死板,没有任何新意。这与我壮志满怀、披荆斩刺的心路历程格格不入。于是,我决定勇敢地跳出舒适圈。
高薪与舒适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我却不甘寂寞,我的性格就喜欢不断挑战自己,难度越高我越兴奋。在国外兜兜转转6年后,我决定辞职了。
(带客户参观玛歌酒庄)
其实,我辞职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创业。在法国做翻译的时候,了解了关于红酒的一些知识。然而国内市场特别混乱,顾客因为不懂红酒,助长了不良商家。我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决定回国创业进口红酒。
当银行存款不再是你生活指标的时候,你才真正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当初我为了生存来到这里,现在我为了生活选择回国。
这几年,在中国与法国,这一“快”一“慢”的文化冲击中,我慢慢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要遵从本心,做好当下的自己。
2019年12月,我回到了阔别6年的家乡,心生感概,农村变化实在太大了。村子都通了水泥路,放了垃圾桶,安了路灯,而且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村里的马路都开始堵车了。
(努力活出原本的样子,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府在田间地头给每家每户打了水井,农收也全部机械化了,用镰刀割麦子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现在国内的生活并不比国外差。
我们这代人真的很幸运,见证了爸妈那一代人的辛劳付出,也有自己不同以往的生活。
回国后我发现,与法国相比,中国就是“快”。我有个朋友是做电商的,通过他我了解到,国内确实是个分秒必争的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这里到处都是创业的激情,很多行业已经远超国外,容不得自己慢下来,几年不见恍如隔世。
(回到家乡后,我分分钟钟就适应了村里的生活)
就在我认为自己学成归来,准备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现实又给了我当头一棒。
可能是运气不好,我刚回家不久,就遇上了疫情,车水马龙变成了万巷空城,原本想到北京创业,现在却被困在农村。
当时我想着,反正疫情哪里也去不了,就在爸妈身边呆一阵。于是在县城找了一份会计工作,月薪2500,准备先干几个月。另外,我注册了进出口公司,想对国内工商和税务有更多的了解。
以前我以为国内工作会很严肃,会经常加班加点,但上班之后,我才发现,县城的生活节奏让人感到很舒适,工作氛围也特别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压力。
上班时也不用跟以前一样匆忙,我只需提前10分钟,就能吃到单位旁边卖的胡辣汤、油条、小笼包,感觉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我开始创业了,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红酒文化)
如今,我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两年的创业经历让我发现,创业比想象的要难太多了。但我的性格是只要认准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放弃。为了提高从业能力,我又考了wset红酒等级2。
同时我也在做视频分享,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介绍,加深大家对红酒的认知,在提升生活情趣的同时,还能把红酒哲学渗入人生哲学中去。
2020年,公司第一次进口的波尔多红酒,得到了粉丝们的大力支持。2021年第二次进口的波尔多红酒,通过私域引流后,也处于大力销售中。
我曾经是一名农村娃,靠一路打拼才会走到今天,回首以往,尽是感慨。
(要活在当下,多一点感悟,但不可碌碌无为)
人的一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在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眼前世俗利益所困,迷失了本心。当你在真正找回自己的时候,那些转错的弯、走错的路、留下的伤痕都会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去活出理想中的样子,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口述:王兜兜在法国】
【编辑:乌溪雾】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181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