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16:42:45 人气:165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钢琴学习周期比较长,投入比较大,既然决定让孩子学习钢琴弹奏,应该说家长们的目标都是很明确的。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掌握一定的弹奏技能,增长知识,并因此热爱音乐,提高艺术修养;也有的希望孩子通过钢琴学习,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还有的希望孩子多一样特长,能在今后升学时得到加分,优先升到理想的学校。凡此种种,家长目的虽不尽相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然而琴童的年龄、学识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程度不足,往往理解不了家长的一片苦心,不能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再加之没有足够的艺术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和良好动机缺乏持续的推动,这种无目标的学习如同不添加燃料的发动机,仅有的学习热情耗尽,厌学情绪的产生是可想而知的。
二、缺乏足够的意志力
钢琴弹奏是一项复杂的操作,是脑、手、体的综合运动,要想达到一定的弹奏水平,除了受教师的弹奏水平、教授方法影响外,更多地需要学童多次反复地练习。对同一件事项的多次重复,对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都是十分枯燥的,何况是儿童。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宠爱,吃苦较少,缺乏应有的意志锻炼,加上学琴儿童大都年龄不大,有贪玩的天性,使得这些儿童在学琴中一遇到困难就会叫苦连天,闹情绪要放弃学习。同时,有些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采取鼓励少于顺从的取向,心疼孩子叫苦,很随意地就顺从孩子的要求而放弃学琴,导致很多孩子在学琴不久就中断了学习。
三、家长急于求成
学琴儿童本来就是在完成沉重而繁杂的学习任务之余来学习钢琴弹奏的。一些家长在辅导孩子练琴的时候较少考虑孩子的辛苦,缺乏耐心,以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在短时间内就做到十全十美,快速取得好成绩,所以经常性地批评、责骂甚至体罚孩子,忘记了儿童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加大儿童学习钢琴的时间,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存在问题
钢琴是一门艺术性和技术性均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逐步提升。老师是否给予儿童正面引导,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都直接影响到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有的老师奉行“严师出高徒”,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这虽然有助于琴童弹奏技术的提高,但是如果学生学琴时经常受到老师的责骂、批评,那极易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老师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钢琴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缺乏足够认识,讲授内容过多过深,不仅不能对儿童提供帮助,反而引发儿童的畏难情绪。
五、社会大环境下不良风气的影响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良的现象在儿童课余学琴中存在:盲目拔高、相互攀比;不停地比赛、考级;为比赛考级而教、为比赛考级而学。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使得部分学琴儿童、家长、老师迷失了学琴的正确方向。加上平时文化学习的繁重,让孩子在心理和体力上感到疲劳,从而更加厌倦钢琴学习。
相关内容推荐:
MAX-Camp北京 | 八月启动,艺术音乐主题研学营,学玩间认知山海